这座一线城市,正在疯狂建大学

作者 | 闰然
编辑 | 宝珠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 45 周年。45 年说长不长,年轻与活力向来是深圳的标签,45 年说短也不短,足以让一座城市翻天覆地。
将时间往回拨几年,若有孩子说想去深圳读大学,多半会被同辈投来异样目光—— " 深圳能有啥好大学?"
但深圳的奇妙之处,正在于总能用结果颠覆预设。这两年,当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像坐了火箭,2025 年广东物理类录取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在省内高校中位居前三。
这些新型大学的崛起,究竟是数十年投入终于量变引起质变?还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加速重构,让人才培养的坐标系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偏移?
当我们谈论城市崛起时,可以用 GDP 曲线丈量,也可以用招商引资数据佐证,但高等教育这门学问,似乎总被框定在 " 百年树人 " 的传统认知里。
在这种传统认知中,大学的长成,如参天古木,需经百年风雨浸润,非一朝一夕可致。
没有上百年积淀,怎么办好大学?
如果把深圳比做一个人,他赶上了好的时代,也在这个过程中极尽可能地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个人意志。
1983 年的深圳,刚沐浴了三年改革春风,就敢干一件让教育界瞠目结舌的事—— 8 个月时间,从开始筹办到第一批本科生走进教室,深圳大学的诞生速度,比当时特区盖楼的速度还快。

深圳大学建校第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深圳似乎从一开始就明白,论历史底蕴,自己办大学永远比不过北京、上海的百年名校,要想后来居上,必须剑走偏锋。
那时的深大,像个带着闯劲的创业者。
深大建校初期的一系列改革,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充满魄力。奖学金制度、学分制、全员聘任制等,这些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举措,在当时却是打破常规的大胆尝试。进入新世纪,这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布局开始显露出更清晰的战略纵深。2000 年,当国内高校还在讨论 " 扩招 " 利弊时,深圳已着手引进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名校设立研究生院。

广东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大楼 / 图源:视觉中国
对深圳而言,这相当于用最短的时间,将这些名校的金字招牌 " 嫁接 " 到自己身上,既规避了从零开始积累品牌的漫长过程,又能直接享受这些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种 " 借船出海 " 的思路,后来被证明是深圳高等教育快速崛起的关键一招。
2012 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南科大,将这种 " 跨越式发展 " 推向极致。人均经费数倍于全国重点大学,实验室设备对标国际前沿,教授年薪突破百万——这些数字背后,是深圳对高等教育核心逻辑的精准把握:人才与设备,从来是学术突破的硬通货。
那么,深圳为教育投入了多少钱?
数据显示,2024 年,深圳全年教育支出 1020.6 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 20%。其中,高等教育就占据了 200 亿的份额。
2025 年预算调整中,深圳市教育局 2025 年部门支出安排数总计 389.5 亿元,其中,教育支出中的高等教育支出达 179.3 亿元,比前一年支出预算减少了一些,但占整个支出近 46.0%。半壁江山,可见仍是重中之重。
在地方财政资源的分配中,深圳对高等教育的 " 重金投入 " 态势,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座城市将高校发展置于城市战略核心的深层逻辑。
其中,深圳大学(本部)以 75.1 亿元的预算居首,南方科技大学紧随其后,预算达 53.6 亿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 32.4 亿元位列第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深圳技术大学分别以 20.8 亿元、20.0 亿元的预算规模跻身前五。

2025 年深圳高校预算数据前五排行榜 / 图源:深圳探校
如今的深圳,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到哈工大(深圳)、港中文(深圳)这样的合作典范,再到深圳技术大学这样的应用型大学标杆,以及深圳理工大学这样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这座城市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了深圳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
百年积淀固然珍贵,但在时代机遇与制度创新的加持下,后来者未必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深圳高等教育的叙事里," 有钱任性 " 是最容易被贴的标签,却也最容易遮蔽其深层的制度逻辑。
深圳这座城市能够给大学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内部治理结构的自主权让大学能够创造性地响应变化中的社会需求。
在深圳的教育词典里," 有用 " 从来不是贬义词。
你去深圳技术大学走一圈,会发现实验室的仪器比很多上市公司研发中心还要齐全。此前盐财经记者在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还看到一条正在建设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学校领导的话也很直白,深圳的产业需求在哪里,专业就设置到哪里,学校培养的是工程师和企业家。这种务实主义,恰是深圳产业基因在教育领域的投射。
深圳的产业家底,本就是最好的教育底盘。
2024 年,这座城市 2086.7 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占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 93.3%,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2.5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像毛细血管般分布,每平方公里就有 12 家。1025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增量居全国第一、总量居全国第二。
当 90% 的研发力量、专利成果都在企业,教育若想与城市同频,就必须走出 " 围墙内的闭环 "。深圳的解法是 " 产教融合 " 的深度绑定,而非简单的校企合作。

深圳通过以 " 产教融合 " 的深度绑定,达到教育与城市的同频
"20+8" 产业集群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在高校找到对应的学科专业,比如深圳技术大学不仅按照产业集群来设置专业,还建立了专业的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尤其在今年还推出了新做法—— " 动态转专业 " 机制,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均可申请转专业。
深圳理工的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也是按照国家战略和深圳 "20+8" 产业布局建设的,并且不设置专门的工学院、理学院,坚持 " 学科交叉建专业 "。研究院就包括了链接各类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联合实验室等等,强调学生一定要进实验室。
南方科技大学还设立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围绕产业链中关键性技术问题,教授们正带着团队攻关,直指 " 卡脖子 " 领域。

图源:南方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这些 " 小而精 " 的学院像产业探针,精准刺入经济肌理。制度灵活性成为深圳模式的另一张底牌,而这种灵活性,却是百年老校在历史惯性中难以复制的。
深圳数百位学者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106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 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成果也是最好的例证。
但高速成长的另一面,文化底蕴的养成,也恰是教育规律最固执的一面,它需要在时光里慢慢发酵。
深圳的高校们对此并非没有察觉。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就坚信,人文和艺术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今天," 文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
南方科技大学也非常重视文科建设,近年来,以文理融通、学科交叉的思路,在大力发展 " 科技 + 新文科 " 的特色大文科生态体系,也是一条新的文科创新之路。
对高端人才的教育,既要面向产业,又要高于产业。一些带有人文情怀的探索,藏着对教育本质的敬畏。
我们从大的背景来看,当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突破 60.2%,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规模红利 " 与 " 质量突围 " 的平衡术便成了时代命题。
此时," 小而精 " 的教育模式浮出水面,恰似这个时代制造业从 " 规模扩张 " 转向 " 精益生产 " 的隐喻。那些曾被视为 " 边缘 " 的教育力量,有了改写规则的机会。
深圳的高校数量的增长带着鲜明的 " 特区速度 " 印记。数据显示,2024 年,深圳拥有高校 17 所,在校学生 19.96 万人。2025 年,深圳高校的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今年 6 月,深圳多所高校公布 2025 年招生计划 / 图源:深圳卫视
如今,深圳正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投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加快深圳海洋大学一期、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南科大半导体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建设。
今年,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 8 所新型研究型大学都成为了高考招生的明星,收获了许多高分考生。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的本科批次投档线位居广东省本土高校前两名,甚至超过部分传统 985 院校。
这背后,是一代青年对 " 成长性价比 " 的重新计算。

该图片可能由 AI 生成
它们招生规模相对有限,专业设置紧盯芯片、人工智能等 " 时代风口 ",学生选择这类院校,本质上是想踩着产业迭代的鼓点成长。
而这种 " 精准卡位 " 的策略,让惯性运行的传统高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分数线的升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时代价值的投票结果。当部分综合性大学还在维护学科齐全的体面时,新型研究型大学已用 " 定位明确,反应敏捷 " 的优势抢占先机。
但教育的终极命题永远超越当下的功利。
" 中国如何诞生更多诺奖得主 " 的追问,与深圳产业创新进入 " 无人区 " 的现实碰撞,指向的是同一个核心: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从来不能靠 " 短平快 " 的模式复制。
今天的年轻人,成长于技术爆炸与地缘博弈交织的时代,他们面对的是 " 参与这个时代的创世 " 的宏大命题——既要能破解芯片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也要能理解基础研究中 " 无用之用 " 的深层价值,既要适应产业迭代的快节奏,也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定力。
深圳的高校们,正在这种张力中继续寻找答案。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旗下财经新媒体盐财经
- • 七夕用黄金宝石表达永不褪色的爱意|是日美好事物
- • 探索东方伊甸园在线网:虚拟世界中的东方文化瑰宝
- • 《大林寺桃花:诗人白居易的禅意人生与情感抒发》
- • 安邦理财产品:为您量身定制的财富增值之道
- •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坐像原模的“百年归乡路”
- • 信息整合与实时互动——新浪财经社区如何成为美欧关税博弈的“信息枢纽”
- • 快舟十一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星
- • 揭秘“CF封号解封器”:一款游戏玩家心中的神器还是禁用工具?
- • 澳大利亚总理:放宽对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并非受特朗普敦促所致
- • 美国零售业Q1财报获利黯淡 反映消费者感受美国关税冲击
- • 2021年NFL超级碗精彩回放:一场历史性的对决
- •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60%
- • NBA经典对决:火箭队精彩回放录像回顾
- • 贵州解除暴雨蓝色预警,救援人员:榕江洪水开始消退
- • 幼儿园一对一谈话记录:倾听与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
- • 弟弟的女友:一段青涩而美好的爱情故事
- • 深入解析佳能600D使用说明书:摄影入门者的实用指南
- • 篮球直播比分:激情四溢的赛场瞬间,尽在指尖流转
- • 国家消防救援局:正在抓紧修订消防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 • P2P行业最新消息:合规发展,拥抱科技,未来可期
- • 小金属行业董秘薪资PK:厦门钨业董秘周羽君年薪228万居首 公司营收两位数下滑
- • 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打造观影新体验的影视文化殿堂
- • 诺德股份实控人时隔半年两次被证监会立案,牵涉出洪田股份等企业 受损股民快索赔
- • 第二批12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首批大卖259亿元,正在陆续建仓中
- • 《党建工作制度汇编2019:全面深化党的建设新篇章》
- • 特朗普计划对所有海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 • 芝加哥市长签署行政令,应对特朗普威胁实施的打击行动
- • 《元尊之夭夭乳喷全文:一场惊心动魄的仙侠奇缘》
- • 美团发布并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
-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数百次航班中断后考虑减少纽瓦克机场的航班
- • 特朗普关税风云第二季下,如何研判全球贸易中的逆风|全球贸易观察
- • 中国KB123:五花大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 • 七部门联合倡议:守护青少年远离网络涉毒风险
- • 一款售价15500元,巴黎世家推出“北京烤鸭”包
- • 希拉里演讲:激励人心的力量与智慧
- • 中微半导赴港上市:营收曾暴跌42%净利润过山车,毛利率异常起伏最高69%最低17%,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84%
-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 • 街头时尚:潮流的街头艺术与个性表达
- •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的利器
- • 《预见未来:一场在线观看的科技盛宴》
- • 带144个Labubu玩偶入境被查,旅客自述系帮他人托带入境后售卖
- • 马来西亚SkyeChip公司推出该国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
- • 名创优品单日暴跌背后:增收不增利困境凸显 国内增长触顶、TOP TOY难挑大梁?
- • 创同期新高!前5个月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
- • 光洋股份突发停牌,投资者关注公司动态
- • “重大军事新闻最新消息: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卫星,提升全球战略布局”
- • 红色房间的秘密:一段穿越时空的记忆之旅
- • 欧洲债市: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
- • 华为“一底双长焦”专利公布,将应用于Pura 80系列
- • 现代城市中的空中枢纽——直升飞机停机坪
- • 新浪微博电脑版官方下载:畅享社交新体验,轻松管理你的网络生活
- • 《龙牌之谜》:揭秘演员阵容,探寻神秘传奇背后的故事
- • 生茶怎么喝:品味普洱生茶的独特韵味
- • 巴基斯坦称回应挑衅对印度发起军事行动
- • “掀起裙子直接干”:一场关于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的启示
- • 京东收购德邦:电商巨头布局物流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
- • 探索碧有信官网: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的便捷之旅
- • 马斯克骂特朗普政府“令人作呕”,没想到闹翻如此快,裂痕如此深
- • 特朗普暗示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正在计划当中
- • 特朗普签署税收和支出法案后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
- • “语文新解”丛书正式发布,由北师大教授过常宝主编
- • 深入解读中国足协官方网站:中国足球发展的信息窗口
-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自我隔离:防疫责任重于泰山
- • 朝阳外国语学校的魅力教育之旅
- • 国家一级运动员复查出疑似肿瘤!经历3次开颅手术,曾因颜值实力兼具成为学校风云人物
- • 华为宣布退出美国市场:战略调整背后的考量与影响
- • 香港大学一男生利用AI工具制作700多张裸露色情照片,受害同学、老师达到20多人
- • 视频|圣贝拉创始人向华上市致辞:8年成为中国最大产后护理集团 悦己经济将为市场带来更大机遇
- • 男子退机票被收票价90%的手续费,律师:虽然合规,但显失公平
- • 青春激扬,梦想起航——青运会口号背后的故事
- • 大学恋爱,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场震撼世界的视觉盛宴
- • 奇特的动物:两眼外凸,大嘴巴,尾巴比身大
- • 硅谷观察:马斯克不管特斯拉死活了?自立门户开干驴象两党
- • 揭秘“WWW00271”:一场科技与创新的盛宴
- • 昂瑞微冲科创板:3年累亏超8亿元,存货跌价计提存蹊跷
- • 知乎第十一届新知青年大会开幕,新知答主AI一线从业者占比攀升
-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称 中美战略储备采购或抵消石油过剩
- • 光明日报:抢手的家政本科生,击穿了哪些偏见?
- • “福利院在线网:构建爱心桥梁,助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 • 邮储银行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109.2万股 每股作价约5.07港元
- • 宁德疫情最新消息:多措并举,共筑防疫防线
- • 再添一把火!数字贸易是什么?信创ETF基金(562030)实时成交额超1亿元,交投火热!
- • 短期内财政加力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宏观晚6点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3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