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11 阅读:7 2025-08-18 19:32:02 评论: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预审IPO

  文/瑞财经 李姗姗

  从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詹东晖放弃了保研留校的机会,拿到了一份不错的offer,入职华为公司。

  时间证明,詹东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经历外派印度做研发管培、参与华为产品线搭建多个不同工作方向后,詹东晖在华为就职的十年间,一路从一线研发升职到了部门经理、研发总监职位。

  2007年,詹东晖看到了视觉安防走向高端化的新市场发展趋势,他开启了首次创业,创办了南京远立科技。这年,詹东晖刚好30岁。

  创业五年后,詹东晖卖掉了主营三方外包业务的首创公司,再度创业成立了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为技术”)。

  这一次,他从人工智能领域切入,让技术分析辅助安防检索与监控,推出自动化视觉安防产品与解决方案。

  瑞为技术成立13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2024年,公司业绩取得阶段性进步,在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瑞为技术收入中有77%来自大客户,且应收款项占收入的比例也达到77%。不仅如此,公司短期偿债承压,截至2025年4月末,手持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01

  三年未获融资

  IPO前国资折价离场

  瑞为技术成立于2012年3月,初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詹东晖、余凯分别持股50%。

  作为创始股东之一的余凯,在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后,于2017年9月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自成立以来,瑞为技术共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5.29亿元。截至2022年8月,完成递表前最后的D轮融资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26.19亿元。

  前来入股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绿地金控、赛富、南通江海基金、泓宇航空产业基金、川沪合作创新基金、中证投资、深投控资本、华龙投资等。

  而自2022年8月以后,瑞为技术再未进行过增资扩股,仅有两次低价转让股权。

  2022年8月,房地产企业旗下的绿地金控将所持瑞为技术163.05万股、59.63万股、29.82万股股份分别转让给三位D轮投资者——泓宇航空产业基金、南通江海基金、赛富亿安,每股价格6.13元、6.71元、6.71元,转让价款累计8000万元。

  2025年4月,南京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将所持公司32.41万股股份以1400万元价格转让给了景泰智造一期,每股价格8.64元,低于D轮融资价格9.58元/股。

  转让后,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退出股东行列。天眼查显示,创熠南方风正软件谷的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国资委,合伙人则包括风正投资、南京产业发展基金、南方资本和南京软件谷。

  2025年5月,瑞为技术在IPO前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册资本为5466.03万股;次月,进行股份拆细,分拆后,注册资本总额不变,由5466.03万股面值1元的股份变为2.73亿股每股面值0.2元的股份。

  递表前,绿地金控持股7.8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静水湖创投持股6.17%,英特尔持股4.64%,赛富持股3.71%,泓宇航空产业基金持股3.56%,南通江海基金持股3.38%,中证投资持股2.96%,深投控资本持股2.47%。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1张

  02

  一致行动人身份成谜

  实控人IPO前夕离婚

  递表前,瑞为技术控股股东集团詹东晖、苏晓生、迟畅、韩松光、瑞元科技合伙企业、深圳瑞远科技合伙企业及瑞亿瞳科技合伙企业合计控制公司44.23%股权。

  其中,詹东晖直接持股28.13%,为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作为詹东晖的一致行动人,韩松光直接持股1.34%,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智能车联业务部总经理;苏晓生直接持股4.41%,是公司首席科学家。

  韩松光是目前公司唯二的执行董事,他于2014年加入瑞为技术,从市场部负责人干起,四年时间便坐上了董事的位子。

  在加入公司前,韩松光曾先后任职于招商局工业集团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深圳市庆成科技有限公司、全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苏晓生是一名“学霸”,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取得该校热能动力工程学士学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拥有20年技术研发管理经验。

  而詹东晖的另外一名一致行动人迟畅,其身份却并未在招股书中透露半分。仅有的蛛丝马迹是,2022年,公司曾向她偿还贷款52万元,该贷款无抵押、免息,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曾与瑞为技术产生借贷关系的另一位关联方为刘莹。2024年,公司向刘莹偿还贷款2350万元及支付利息25.8万元。截至2024年末,还有2000万元借款尚未归还,这笔借款到期时间为2025年,年利率6%。

  招股书披露,刘莹在2024年8月7日前为詹东晖的配偶,而在此之后,不再与詹东晖有关联。

  瑞为技术两位非执行董事分别是陈亘、李佳,二人均由公司股东委派而来,一个来自泓宇航空产业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泓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个则来自赛富投资基金。

  其中,陈亘还曾先后在公司股东中证投资母公司、绿地金控任职,在金融证券行业拥有十数年工作经验。

  公司其他高管包括首席技术官兼研究院院长何一凡博士,算法总监兼研究院副院长贾宝芝博士,高级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晨曦,首席财务官及首席运营官李文达,副总裁兼智慧商业事业部总经理马可,副总裁兼董秘于金喜。

  其中,李文达在2023年6月空降瑞为技术首席财务官,并于2025年5月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在此之前,其曾先后担任(000100.SZ)评估高级经理、视源电子(002841.SZ)财务总监。

  三位博士苏晓生、何一凡、贾宝芝是瑞为技术年薪最高的三人,2024年,三人分别领薪72.5万元、66.7万元、66.7万元。

  高于詹东晖、韩松光同期年薪44万元和35.6万元,也高于詹红梅和卢磊的47.7万元、47.6万元。其中,与詹东晖同姓的詹红梅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目前职位不详。卢磊在2018年3月曾被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2张

  03

  毛利率大增

  净利润扭亏为盈

  瑞为技术是一家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

  公司提供涵盖视觉感知、视觉认知及视觉推理的多样化智能产品组合,产品广泛应用于AI+民航、AI+商业、AI+货运等场景。

  近三年来,瑞为技术收入结构出现较大变动。其中,AI+民航产品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26.5%增至2024年的57.9%,变为支柱性收入来源;而AI+商业产品收入占比则由66.1%降至24.5%;此外,AI+货运收入占比也在提升,由4.7%升至17.5%。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3张

  2022年-2024年,瑞为技术实现收入分别为0.78亿元、2.42亿元及3.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4.6%。

  2022年-2023年,公司录得净亏损分别1.28亿元、3257.7万元。到了2024年,随着收入持续增长,瑞为技术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28.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水平大增,各期分别为15.7%、40.8%、39.8%,整体呈增长态势。

  但细分来看,2024年,AI+民航、AI+货运毛利率有所下滑,分别为51.8%、13.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4张

  对于AI+货运毛利率的大幅下滑,瑞为技术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因技术规格更新,于2024年处置了一批旧型号智慧安全驾驶产品,从而导致存货撇减。

  除了主营业务收入,瑞为技术其他收入及收益也贡献了一部分利润,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237.6万元、991.8万元、1190.3万元,其中大部分是政府补助。

  04

  五大客户贡献超七成收入

  应收款项占营收近八成

  瑞为技术AI+民航产品客户主要是从事机场IT及运营系统工作的第三方系统集成商,AI+商业产品客户主要包括商业地产开发商、工业综合体开发或运营商、门锁制造商及集成商等,AI+货运产品客户主要为车载设备制造商、电信公司。

  从期初到期末,公司AI+民航客户数量由24名增至27名,平均客户价值由86.7万元大增至847.55万元;而AI+商业客户数量由233名降至206名,平均客户价值由22.23万元增长至47.08万元。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5张

  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大客户的鼎力相助,2022年-2024年,瑞为技术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3%、59.1%及73.6%,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7%、24.0%及31.7%。

  大客户不仅集中度逐年升高,且变动频繁。公司2023年的前五大客户较2022年全部更新,2024年,又再度新增两家新前五大客户。

  瑞为技术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不与主要客户订立长期合约,无法保证客户将定期继续购买公司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甚至根本不会再次购买。

  即便是短期合作,瑞为技术仍面临与客户延迟付款的情形。2022年-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0.34亿元、1.75亿元、3.07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达43.59%、72.31%、77.72%。

  2024年,账龄在3年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金额同比增长3倍至988.6万元。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6张

  除了大客户以外,瑞为技术主要供应商集中度亦趋高。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36.9%、43.3%及68.7%。

  05

  研发人员人均年薪比销售人员低38%

  三年研发外包支出1860万元

  费用方面,2022年-2024年,瑞为技术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753.6万元、3997.2万元及4134.4万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47.9%、16.5%及10.5%。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主要包括员工福利开支、办公及差旅开支、业务发展开支、营销及推广开支、折旧及摊销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为2999.1万元,销售及营销人员有56人,人均薪酬53.56万元。

  此外,公司业务发展开支、营销及推广开支三年累计支出分别为768.2万元、529.1万元。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7张

  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5754.9万元、4663.6万元及5313.6万元,占收入的比例为73.4%、19.2%及13.4%。

  2023年,研发开支减少主要由于公司优化了研发结构并策略性缩减未产生显著收益的业务项目,导致研发人员减少及相应材料成本下降。

  2024年,瑞为技术研发人员福利开支为3556.3万元,同期研发人员共107人,人均薪酬为33.23万元,比销售人员低了约38%。

  报告期内,公司由于外包了数据标注属辅助功能研发,产生外包开发开支分别198.7万元、341.6万元、1326.2万元,2024年同比大增288.23%,累计1866.5万元。

  06

  现金四个月蒸发87%

  存短债缺口8530万元

  净利润扭亏之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亦转为净流入。2022年-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454.1万元、-6335.5万元、1431.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40.1万元、2423.2万元、-341.6万元。2022年及2024年净流出,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和固定资产所致。

  同期,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5亿元、1210.3万元、3311.5万元。主要由于新增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2022年及2024年,存在向关联方贷款587万元、2493.3万元,同期偿还关联方贷款322万元、2415万元。

  期内,瑞为技术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1067.4万元、1448.7万元、3841.9万元。

  截至2024年末,瑞为技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467.8万元。其表示,2022年-2024年,公司月现金消耗分别为900万元、780万元、870万元,瑞为技术预计公司现有现金能够维持公司不少于11个月的财务可行性。

  而到了2025年4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734.3万元,较年初骤减4733.5万元,四个月蒸发86.57%。

  而同期,公司总债务规模有1.09亿元。其中,即期的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分别8923.7万元、342万元,短债合计9265.7万元,存在8531.4万元短债缺口。

瑞为技术IPO前詹东晖婚变,尚欠前妻2000万元 第8张

  报告期内,公司体现偿债能力的指标逐年下滑,流动比率分别为2.21次、1.64次、1.39次,速动比率分别为1.49次、1.43次、1.3次。

  附:瑞为技术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联席保荐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金杜律师事务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独立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谘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27392.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