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暑假一天打卡两次,家长苦“防溺水打卡”久矣

11 阅读:24 2025-07-31 19:48:02 评论:0

每天一次的防溺水打卡,家长们都打了吗?

六月底的时候,参加大女儿的家长会,结束时,班主任让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教学工作提意见。

“请在假期期间,不要再搞防溺水等各种打卡,保障教师和学生休息,才能更加专注于教学工作。“我在建议一栏,如是写道。

暑假刚开始的几天,还有些欣喜,发现班级家长群里并没有要求家长每天打卡接龙。

当然,不出意料,一位家长的建议是微不足道的。到了6月30日,班主任在班级家长群发了一则通知。暑期防溺水打卡如期而至。每天早的时候7点多、晚点就9点多,班主任准时在群里发一条“接龙管家”小程序链接。

旁白|暑假一天打卡两次,家长苦“防溺水打卡”久矣 第1张

我每天起床后就会不时关注班级群,生怕忘记了打卡或者打晚了,给老师添麻烦。

“接龙管家”也是深谙其中商业化变现之道。一方面在一些平台发布“放暑假了,老师如何发起防溺水每日平安打卡?”全教程,教老师怎么在接龙管家设置打卡、接龙,对于那些还未参与接龙的家长,还可以另外一键通知。

旁白|暑假一天打卡两次,家长苦“防溺水打卡”久矣 第2张

另一方面,当家长点击接龙管家进行防溺水打卡时,还会弹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广告,供家长们欣赏、游戏;接龙结束后,接龙管家又会奉上一段广告,可谓“贴心”之至。

旁白|暑假一天打卡两次,家长苦“防溺水打卡”久矣 第3张

“用接龙管家轻松完成暑假防溺水工作,守护学生们的夏日安全。”打卡这么多年,我还是难以理解接龙管家的这句宣传语,接龙打卡都能守护学生的夏日安全,那学习游泳还有啥用?

更有甚者,据澎湃新闻报道,云南元江县要求中小幼学校学生家长每天两次在手机上打卡,已保障学生暑期安全;有的学校还要求家长督促孩子背诵默写防溺水“六不准”。

此事旋即引发老师和家长质疑,认为这样的频繁打卡加重了负担,是形式主义。

为此,我还和身边的老师朋友们聊了聊。一位班主任告诉我,每天一次打卡其实没太多工作量,每天只需要下午三点前,将全班打卡已完成的截图上传到班主任群接龙,即完成了工作。

但要是遇到一些家长在下午三点前还没有打卡,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去通知催促。至于成效几何?这位老师似乎也不能肯定。她说,多少有点作用,至少每天有个提示。

是的,防溺水打卡作为一种提示,有必要每天打卡,甚至一天打卡两次吗?

我觉得,没有必要。

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以及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学生在校内发生人身侵害的,视情况学校可能会承担责任;而学生假期期间在校外发生的人身伤害,学校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假期校外发生溺水,学校实际是没有责任的。这么一来,防溺水打卡,也只是学校的友善提示,而非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今年7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其中便特别提到“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部署暑期安全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把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和责任摊派给学校和教师,不得安排教师开展巡河护林、上街执勤、交通协管等工作,避免出现签订责任书、“一刀切”、频繁打卡等形式主义做法加重教师负担,确保学校和教师立足主责主业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所以说,减少频繁防溺水打卡这样的形式主义,才能让教师专注教职工作,实实在在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人才。

而家长作为学生假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防溺水不能靠学校打卡来提醒,应该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教育引导孩子们远离危险。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23335.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