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观察|英法首次明确将协调核力量,但各自都打着“小算盘”
据央视新闻报道,英法峰会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后,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召开联合发布会。斯塔默表示,英法两国签署的声明将首次允许英国和法国协调核力量,并期待英法两国“伙伴关系的一次重大飞跃”。
据报道,英法双方签署了《诺斯伍德宣言》(Northward declaration),首次明确双方将就各自独立的核威慑力量进行协调。根据《诺斯伍德宣言》,任何威胁英国或法国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可能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两国还将成立英法核指导小组,由法国总统府和英国内阁办公室领导,负责协调双方在核威慑行动等方面的合作。
不一样的英法核力量发展路径
历史上,英法两国在核战略尤其是核防务有关的合作方面走着完全不同的路径。
英国以依附美国为政策主线。1952年10月3日,英国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群岛试验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是拥有原子弹不代表就具备了可靠的核打击能力,有效的投送工具是核武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时东西方阵营的防空武器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搭载核炸弹进行临空轰炸的战略轰炸机生存能力明显下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开始关注发展弹道导弹。英国在1955年启动了“Blue Streak”(直译为“蓝色条纹”)弹道导弹研发,但是到1959年,该型号导弹的研发开支一路飙升,可性能指标完全无法与美苏同类武器相比,1960年“Blue Streak”导弹的研发被终止。
英国国内当时充斥着对自身研发导弹流产会招致敌国(即苏联)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的极度担忧,再加之英国当时的经济水平在欧洲较为落后,执政的麦克米伦内阁寄希望于依赖美国以获得核安全。
英国乐意放弃独立核地位而加入美国核阵营的想法正迎合了美国。1956年7月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让美国看到在面对国家核心利益时,英国并不会坚定地与美国站在统一战线,美国担心英国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会使用核武器。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在安全领域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极大震动,而英国此时在军事和科技、经济方面逐渐落后于美国,如何依靠美国维持自身安全成为英国的主要考虑。1958年7月3日美英签署《美英共同防御协定》,协定内容包括两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全面合作,包括核材料的交换、技术和情报的交换等。
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反对英国独立核政策,对英国希望获得美制“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要求,美国提出除非英国加入美国主导的核防务体系。1962年12月21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巴哈马拿骚会晤,签署《拿骚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北极星”A3潜射弹道导弹及相关技术,但不提供核弹头,保留对核弹头的控制权和导弹技术的拥有权,英国则将战略导弹核潜艇部队的指挥权纳入北约指挥框架,但英国保留了在国家最高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核武器的权利。1963年4月6日,美英进一步签订《北极星导弹购买协议》,夯实导弹转让的细节。英国以让出核自主权的方式获得了核武器技术的升级以及相对可靠的核保护伞,美国则获得了英国核武器的控制权,英国核武器被纳入了美国领导的北约防务体系。
直至今日,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五核国之一的英国,仍在涉核事务方面依附于美国。英国目前将全部核力量部署在战略导弹核潜艇上,海基核力量继续沿用着“英国艇+美国弹”的模式,现役的“前卫”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全部搭载美制“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下一代“无畏”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仍将搭载美制“三叉戟”导弹。美国则根据自身战略需要,利用英国的地理位置作为其对欧洲方向部署核军事力量的前沿阵地。2023年8月,媒体报道美国计划重新在英国部署核武器,强化对欧洲方向的核威慑能力。

巡逻归来的英国“前卫”级核潜艇,该潜艇搭载了美国的“三叉戟-2D5”潜射导弹.
法国则走着独立自主的核路线。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成为北约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前面提到的《拿骚协议》签署过程中,美国曾提出邀请法国加入该协议,但遭到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明确拒绝。1963年,美国试图牵头组建北大西洋核武舰队,法国在筹备过程中突然退出。英国让出核自主权的举动也让法国嗤之以鼻,为此1963年法国否决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要求。
法国一方面坚持核自主,另一方面也因拥有核武器而产生了对欧洲大陆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在法国看来,核威慑力量是保障欧洲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核力量的存在构成了欧洲安全的关键因素,而法国作为西欧大陆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含义自然是法国要担负起欧洲安全的领导者责任。马克龙上台后,法国更加强调拥有核武器的法国在欧洲防务的领导地位。在俄乌冲突和美国目前背弃欧洲的大背景下,法国以核武领导欧洲防务、保障欧洲安全、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呼声不断高涨。
协调核威慑力量的背后
作为欧洲唯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英法走着完全不同的核战略路线,而此时两国签署核合作协议、发表核合作声明则耐人寻味。
英法核合作很有可能反映出欧洲国家在防务方面对美国的失望。特朗普新一任期内调整美国对欧洲战略,传统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渐行渐远。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批评欧洲的民主价值观,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谈判对话直接排除了欧洲,关税贸易斗法愈演愈烈,美国对北约的重视度下降,俄乌冲突延宕,短期内欧洲面临着现实的安全威胁。可以说目前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保证失去了部分信心,作为欧洲自己的核武器国家,英法两国此时走近不排除是为了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和欧洲自保的决心,是欧洲在防务安全领域的一次独秀。
这次与英国协调核威慑力量也可能反映了法国对独立领导欧洲安全防务尤其是核防务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单就核力量纸面数据看,法国仅有4艘“凯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担负着核威慑的重任,空基核力量则以“阵风”等战术战斗机为主,其体量较之俄罗斯庞大且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仍有不小差距。为了提高欧洲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与其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量资源提升法国自身核能力,还不如增加核伙伴、共同分担核威慑责任,这或许是短时间内提升欧洲核威慑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法国“凯旋”级核潜艇下水。

“阵风”战斗机机腹下挂载了一枚ASMP-A空射核导弹。
在英法签署《诺斯伍德宣言》时,马克龙曾表示“英法对欧洲安全担负特殊责任”,其言语显然是希望在核武方面,能将英国拉入欧洲自己的核威慑体系,建立英法共担的欧洲“核保护伞”。英国与美国有着较强的核军事联系,虽表面上说英法建立了独立的核防务合作,但是英国背后的美国仍是欧洲战略安全的基石,这点想必法国心知肚明。
英国迎合法国核合作举动,有可能是对欧均势策略所致。英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欧洲“抑强扶弱”的搅局者角色。凭借其岛国的地理位置,英国在欧洲事务中保持着特殊的立场,既不融入,也不脱离,当欧洲处于弱势时,英国往往积极参与欧洲事务,从中提高自身地位,为自己谋求利益;而当欧洲出现强势一方,或是欧洲整体趋于团结向上发展时,英国则通过政治外交和经济手段给欧洲添堵找麻烦,抑制欧洲的团结发展,以避免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崛起危及自身利益。当历史上的法国、德国、俄国有望成为欧洲霸权国时,英国总会跳出来强烈反对。
欧盟成立后,英国既出于经济利益加入欧盟,又提出了一系列例外要求避免深度融入,当欧洲经济发展势头正猛时,英国选择脱离欧盟,干扰了欧洲经济的前进节奏。如今欧洲被美国所轻视,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经济低迷,所谓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又悬于头上,此时恰是英国再次融入欧洲,彰显其地位谋得经济安全利益的时机。
2025年5月,英国与欧盟达成了一系列贸易协议,英国执政的工党和欧盟都把这一协议称为“英欧关系重置协议”,英法领导人近期会晤时,两国就打击非法移民和偷渡问题达成协议,并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超级计算机、卫星通信、人工智能(AI)、民用核能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合作。不排除英国此时高调宣布与法国共担欧洲核安全体系,是英国为了未来干预和影响欧洲安全局势为其牟利的一步棋。
但英法核防务合作很可能只是表面功夫,难以实现实际效果。近六十年来,英国的核军事战略对美国依附性较强,美国对英国的核武器控制度较高,美英军事安全联系密切,英国试图脱离美国核作战体系转而建立与法国的欧洲核威慑体系的可能性较低。且英法还都处在北约的安全框架之下,英国在核武领域脱美入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英国此番与法国的联合表态,很有可能仅是表现英国关乎欧洲安全、是欧洲大家庭一员的姿态展示。两国在《诺斯伍德宣言》提出“任何威胁英国或法国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可能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从实际情况看,表态中所提的“威胁核心利益”触发条件门槛较高,英法联合使用核武器的“红线”并不具备实际的战略威慑意义。
- • “蠢货”“几乎什么都错了”,特朗普和万斯连环炮轰美联储主席
- • 相亲网站哪个靠谱?揭秘四大热门相亲网站的真实情况
- • 再度唱多!大摩策略师:预计未来6至12个月中国股票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 • 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在以中国工人切勿前往敏感地区务工
- • OPEC+同意6月份再次大幅增产 旨在惩罚不遵守限产协议的成员国
- • 女婿与丈母娘:和谐关系的构建之道
- • 情不自禁,叶玉卿的影视生涯:一部跨越时光的传奇
- • 本月运势:揭秘2023年12月运势指南
- • 《我仍在此》:当一个幸福家庭被一道闪电击中
- • 通讯丨“不要关税,要合作”——美国加州商界渴望加强对华贸易合作
- • 探索北大名师网:汇聚顶尖教育资源,助力学子成长
- • 探索飞艇奥秘:飞艇官网带你领略空中之旅的魅力
- • 《长津湖》:一部展现英雄壮丽画卷的电影图片集锦
- • 5月资金面前瞻:政府债净融资规模预计显著抬升,央行有望提供流动性支持
- • 再鼎医药现涨超7% 近期公布的ZL-1310低剂量组数据优异
- • 分红保险:稳健投资与风险保障的双重保障
- • 商业头条No.67 | 零跑盈利,务实胜出
- • 《加强停航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构建绿色航运新格局》
- • 白宫再现“名场面”,特朗普与南非总统因种族问题吵了起来
- • 郭京飞:对手与朋友的交织人生
- • 分析:澳元收复“降息失地” 凸显美元低潮
- • 早盘:美股继续上扬 标普指数逼近纪录高位
- • 周一围与女助理的幕后故事:揭秘明星与助手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 • 印度航空将宽体机国际航班削减15%
- • 郑丽文大陆访问视频引发热议: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 • 《GTA5女鬼:揭开神秘面纱的虚拟幽灵》
- • 大阪一烧鸟店张贴中文告示拒绝接待中国人,所属公司官网道歉
- • 6月13日投资早报|新华保险拟不超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西部黄金拟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事项19日上会审核
- • 机器人出租车上路,特斯拉股价大涨逾8%,马斯克身价一夜暴增190亿美元
- • 中国人寿一季度净利润288亿增39.5%,营收降8.9%
- •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最新版:守护员工健康,助力绿色生产》
- • 歌手胡海泉旗下私募基金再收警示函,公司回应
- • 《阴阳师:揭秘神秘鸟居召唤阵的奥秘》
- • 赣州房管局:守护市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后盾
- • 加拿大央行行长称美国关税是“最大阻力”
- • 揭秘FLAC格式:音乐发烧友的音质天堂
- • 亚马逊惹特朗普“生气” 致电贝索斯表不满
- • “中信优品”严选,南方基金旗下创新浮动费率基金结募
- • 《岁月沉淀,魅力绽放:我爱熟女的风采》
- • 《洛克王国:解锁神秘土灵石的秘密途径全解析!》
- • 绿心集团拟折让约9.25%按“2供1”基准发行供股 最多净筹约3180万港元
- • 《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荣耀篇》漫画全集免费,带你领略热血传奇!
- • 夏天皮肤瘙痒怎么办?有效缓解夏季皮肤瘙痒的五大方法
- • 高盛总裁Waldron:债券交易员对美国政府债务的担忧超过了关税
- • 暨军民当选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 Aesop伊索关闭中国首店
- • 上海龙之队:电竞界的璀璨明珠
- • 中海物业承接386米“非洲第一高楼”,物业企业集体出海
- • 深入解析50ETF期权: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
-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从普通程序员到商业巨头的蜕变之路
- • 葡萄牙财长预计欧盟与美国将商定“非常低的”关税 很可能低于10%
- • 花脸稿修改技巧:提升设计品质的实用指南
- • 宜宾晚报电子版:数字化阅读时代的便捷选择
- • 欧盟拟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商务部回应
- • 《魔兽世界竞技场:激情燃烧的战场,荣耀与梦想的舞台》
- • 药品价格网:助力患者合理用药,守护健康防线
- • 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6月16日在加拿大开幕
- • 网警打谣: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2人被处罚
- • 网络时代下的“搞逼视频”:揭秘其背后的真相与影响
- • 深圳: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应对外部冲击
- • 如何关闭Firefox的新推荐功能:轻松解决浏览器干扰问题
- • 共和党外交政策分歧加剧 美防长遭质疑 议员警告“美国将成输家”
- •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卷:孩子们成长的见证
- • 太原新东方:助力学子成就梦想的教育殿堂
- • 东航、国航等5家航司发布中东相关航线客票退改方案
- • 越涨越卖!净值不断创新高,这些“迷你基”将离场
- • 免费师德演讲PPT模板:打造精彩演讲的得力助手
- • 帕瓦股份(688184)年报遭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ST首日跌停
- • 雅安芦山地震: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 • 大转弯,特朗普或首次动用总统授权为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军援
- •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
- • 2024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数据公布:共出具报告5.53亿份,实现营收4875.97亿元
- • 【评论】反内卷应该是一个“慢工”和“细活”
- • 2021年南师附中招生简章解读:开启梦想之旅的新篇章
-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上涨
- • 视频|超50万人参与、单日超1200场,美国多地爆发反对特朗普游行抗议
- • 恒大富力直播:激情碰撞,精彩纷呈的足球盛宴
- • 手机如何定位别人手机位置:隐私与安全的双重考量
- • 计算年份的函数公式:跨越时间的数学之旅
- • 国际油价周三小幅上扬 特朗普称伊朗愿谈判
- • 【深度】7%收益倒计时!香港保险抢购潮背后的狂欢与暗礁
- • 欧盟拟终结对俄能源长达五十年的依赖 理想总比现实更丰满
- • 参变量 | 始祖鸟近一半营收来自中国,国内门店比北美更赚钱
- • 华晨宇的女友之谜:揭秘音乐才子背后的情感世界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1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