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推出冰块产品 冰块生意为何成新风口?

11 阅读:2 2025-07-04 16:24:03 评论:0

  2025 年盛夏,农夫山泉与山姆会员商店联手推出的 “纯透食用冰” 意外成为消费热点。这款 2 千克规格售价 22.8 元的袋装冰块,上线即引发抢购,甚至出现缺货现象,在社交平台掀起关于 “冰块溢价” 的讨论热潮。当一瓶 550 毫升的农夫山泉饮用水售价约 1 元时,同等水源制成的冰块为何能卖出 4 倍高价?这场冰块生意的背后,折射出食品饮料行业对消费场景创新的争夺。

  22.8 元 2kg 的消费逻辑

  农夫山泉 “纯透食用冰” 的产品页强调两大卖点:“源自千岛湖天然水源” 与 “24—32 小时超低速缓慢冻结工艺”。官方称该工艺使冰块 “相比流水冰工艺融化速度降低约 20%”,并配图展示冰块与旗下炭仌咖啡、17.5° 橙汁的搭配场景。这一产品在山姆 App 收获超 200 条评价,有消费者反馈 “家庭自制冰融化快,买的冰更耐用”,但也有用户换算后发现 “2kg 冰块价格是同规格饮用水的 4 倍”,吐槽 “不算便宜”。

  对比市场同类产品,农夫山泉的定价显得颇具张力:小象食用冰 800 克售价 6.45 元,好淼食用冰 500 克 4.9 元,而农夫山泉 2 千克 22.8 元的单价,相当于每 500 克 5.7 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渠道策略 —— 选择山姆会员商店作为首发平台,瞄准高端家庭与品质消费场景。“山姆的客群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看重品质与便利性。” 一位零售行业分析师指出,“农夫山泉通过高端渠道建立品牌认知,再逐步下沉,这是典型的溢价策略。”

  冰块赛道的群雄逐鹿:从便利店到乳业巨头

  农夫山泉的入局并非孤例。早在 2021 年,盒马就上线冰杯与袋装冰,2025 年 6 月数据显示其冰杯销量同比增长 30%;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品牌以 “1 元冰杯” 切入,瑞幸、奈雪的茶等则通过门店制冰机提供即时服务。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也跨界推出自营冰块产品,而 7-11、罗森等便利店多采用代工模式销售冰杯。

  这场冰块战争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类:以晓德食品为代表的传统制冰企业,拥有全链条生产能力;盒马、山姆等商超渠道,多采用代工 + 自有品牌模式;农夫山泉、伊利等食品饮料巨头,凭借供应链与渠道优势跨界布局。“农夫山泉的优势在于水源地品牌与渠道渗透。” 冰勋制冷创始人鲁岳雷观察到,“他们购买制冰设备自建生产线,投入成本远高于代工模式,但能更好控制品质。”

  冰块生意的成本真相:水价之外的隐形支出

  消费者对冰块溢价的困惑,本质是对成本构成的认知偏差。事实上,工厂制冰的成本结构与家用制冰截然不同:4 吨自来水经过滤、缓冻等工艺后,最终仅产出 1 吨冰,制冰过程中的水源净化、能耗成本占比显著。农夫山泉强调的 “超低速缓冻工艺” 需 24 小时以上冻结时间,能耗是普通制冰的 3 倍以上,而包装与冷链成本更是大头 —— 带盖密封的抗冻塑料杯单价约 0.4 元,加上 - 20℃仓储与冷链运输,单杯冷链成本达 0.2-0.4 元,占总成本的 50% 以上。

  “制冰厂的利润极其微薄,每杯冰杯利润仅 0.1 元甚至更低。” 江苏冰马仕食品总经理司大进透露,“包材、运输、水电人工层层挤压,只有规模化才能盈利。” 相比之下,农夫山泉通过绑定山姆渠道,以 2kg 大规格包装摊薄单克成本,同时利用既有饮料渠道的冷链资源,降低运输损耗,这正是其敢定高价的底层逻辑。

  冰块经济的未来:从 “附属品” 到千亿赛道?

  《2025 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已连续两年保持 300% 以上增速,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 48 杯。盒马数据则表明,2025 年 6 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激增 60%,“冰杯 + 饮料” 的搭配场景成为消费主流。奥纬咨询预测,2024-2026 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或达 39%,2026 年市场规模可能突破 630 亿元。

  但隐忧同样存在。现行国家标准 GB 2759-2015 仅适用于预包装冷冻饮品,对现制食用冰的卫生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大 V “老爸测评” 测试显示,13 家饮品店中有 11 家冰块菌落总数超标,最高达 190 倍,暴露出行业监管空白。此外,随着伊利、蒙牛等巨头加入,冰杯价格已从 2024 年的 3-4.5 元降至 2.5 元,中小制冰厂面临利润压缩的生存挑战。

  对农夫山泉而言,冰块生意更像是一场 “场景卡位战”。通过 “纯透食用冰” 与旗下咖啡、果汁的搭配营销,其真正目标是拓展 “冰饮共生” 的消费场景,而非单纯售卖冰块。“这本质是用高溢价产品强化品牌高端化认知,同时通过场景创新拉动其他饮品销售。”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当冰块成为饮料的‘消费入口’,其商业价值就远超产品本身。”

  从矿泉水到冰块,农夫山泉的这场 “结冰” 实验,不仅搅动了夏日饮品市场,更揭示了消费升级时代的商业逻辑 —— 当产品功能价值趋同,对消费场景的定义权与情绪价值的挖掘,正成为新的竞争制高点。而冰块生意能否从季节性需求成长为千亿赛道,取决于行业能否突破标准缺失与利润微薄的双重瓶颈,将 “即时清凉” 的消费冲动,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注:本文系AI工具辅助创作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16992.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