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宽:信息化时代,汉字会消亡吗?
我经常被人问:“汉字是汉代的文字吗?”“汉字是汉民族用的文字吗?”准确地说,“汉字”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或书写系统。其实在先秦不叫“汉字”,叫“文”“字”“书”“名”“书契”。“文”和“字”连在一起是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的,当时推行“书同文字”,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近代。近代因为相对于外国文字,所以又称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字除了记录汉民族语言的文字外,其实还包含了少数民族文字,因此把记录汉语的文字称为“中国文字”也不太准确。“汉字”这个词中古就出现了,但作为文字学术语的“汉字”,其实是现代才开始流行的概念。
那么,汉字是如何起源的?什么时候开始有汉字的?先秦时代古人就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但是一直没有说明白,只留下了一些猜想和传说。最有名的说法是“仓颉造字”,说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受到鸟兽的足迹启发创造了文字,但这个传说没有办法证实。
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以后,考古学家在地下挖掘出许多早期与文字有关的刻画符号,这些资料为探讨汉字起源提供了线索。例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其中有个符号像人的眼睛,
它是不是汉字的前身呢?如果是的话,那可不得了,距今有七千五百年,但目前还难以证实这些符号就是汉字的前身。
距今五千多年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前3000年)里出土的彩陶上一共有59种不同的符号。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写文章,根据这些刻画符号讨论汉字的起源,说汉字至少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其他不少地方也发现了早期刻画符号,例如浙江良渚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3300—前2300年),以及山东半岛大汶口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元前3100—前2600年),在出土的玉器或陶器上都发现有图形性的刻画符号。但都不能肯定这些早期的符号与文字有直接的关系。
与汉字有直接联系的,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公元前2600—前2000年),这里发现的陶罐上出现了“文字”的“文”,这个字肯定是汉字的前身,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符号。这样一算,汉字历史就有四千多年,这个时代相当于史书记载的夏代。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三皇五帝夏商周,从夏代开始才有完整的世系记载,自大禹一代一代传下来,这恐怕不是偶然的,汉字完全有可能在夏代已经形成。
第一次:造字困境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曾经历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机。
第一次是构形困境、造字困境。
从夏代到殷商甲骨文,其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所以我们看到甲骨文是成系统的、完善的文字体系。
就甲骨文来看,早期的汉字构形方式是以形表意,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字。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话讲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即把物象画下来,随着物象的形状形成弯弯曲曲的线条。
如果看到动物,就干脆画一个动物,例如“象”,一看鼻子这么长的动物就是大象的“象”。例如凤凰的“凤”,是一只鸟,头上有花冠,还有长长的尾巴。例如“车”字,一看就是一驾马车。
有些字不太好用象形表示,例如“上”“下”,但是古人很聪明,“上”“下”是相对应的概念,画一横作参照,在长横上面画一个短横就是“上”,长横下面画短横就是“下”,长横可以写得弯曲一点。这就是指事字。
“本、末、朱”也是指事字。“本”是根本,是树的树根,所以“木”下面加一横就是“本”,现在讲根本、本原,就是由树根的意思引申而来;“末”是末尾、树梢,树的上部,就在“木”上面画一横;“朱”,表示红色,树的心是红的,于是“木”中间画一横。
这真是很奇妙,“见形知义”。
有很多人说汉字太好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有很多符号实在没有办法画出来。例如“思考”怎么画?画不出来。我们讲话的时候有很多虚词,古人讲话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也画不出来。这就是汉字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很多东西无形可象,造不出字来,这个文字系统就没法完善,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这个符号系统就要走向灭绝。
古人很聪明,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抽象的概念造不出字来,就用同音符号替代。据统计,甲骨文中有70%的字是假借字。除了假借,还有另一种造字方法,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形声造字法。例如“鸡”字,拿一个“隹”字加上“奚”声就造出来“雞(鸡)”字。形声字一出现,汉字造新字就突破了原来的困境。
形声造字法用起来非常便利,于是在西周时期就迅速发展起来。根据研究,西周时代80%的新造字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到春秋战国时代,语言文字快速发展,春秋时代的新增字中有96%用的是形声造字法,战国时代新造的字有99%用的是形声造字法。这样一来,汉字就突破了“无形可象”的困境,走上了方便造字的康庄大道,任何新字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创造,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
第二次:书写困境
造字困境突破以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很快遇到了第二个困境,就是书写困境。
早期的文字,象形性很强,按照形象弯弯曲曲去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非常快,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连一般的工匠制造器物也在上面标识文字。工匠写字不可能像庙堂之人那样坐在那里描摹,于是追求简省,这种简省就改变了早期文字的一些形态。也就是说,按传统的写法,汉字又进入一个困境,即古体汉字书写效率低下,和现实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
怎么突破这个矛盾?有些人开始草率地书写,改变它原来的样子。战国时已经开始出现这个现象,例如一些兵器上的字,不专门考证没有办法辨认,写得很潦草,人们通过这个办法来突破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这种突破改变了古文字的书写系统,带来了整个文字系统的古今转型。
秦简上的字改变了篆书曲线笔画,线条趋向平直,这就是早期的隶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的文字政策,用的规范字体是小篆。但是一般的日常用字使用的是隶书,隶书就是篆书的简写,把篆书弯弯曲曲的线条变成平直的笔画,这就是所谓的“解散篆法”。
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汉代。马王堆帛书是汉代早期的材料,就是隶书。一直发展到汉武帝时期,隶书成熟了,例如北京大学收藏的汉简,就是成熟的隶书。隶书的成熟形成了新的字体,改变了古文字的形态和面貌。象形性很强的篆书形体到了隶书阶段,看不到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了。例如甲骨文中手抓着大象鼻子是“为”,是一个动作,是用手牵着大象,金文还能看到大概的样子,但是小篆已经看不清楚了,到隶书以后,这个“为”字一点也看不出来和大象有关。
正因为隶书的变化,古文字变成了今文字,今文字指的是隶书,古文字指的是小篆以前的文字。
隶书写得很美化,“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左右分背”,用笔“波挑”,写起来也很慢。到东汉的时候,进一步发生变化,书写更加直来直去,就产生了新隶体。从东汉开始,经过不断发展,到魏晋时期隶书发展成为楷书。隶、楷都是今文字,楷书只是隶书的楷正化,所以早期的楷书也叫隶书,我们现在分开了。这样就彻底完成了汉字的古今转变,这个转变最后使汉字形体从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中走出来,变得更加快捷。楷书是汉字形体发展的极致,汉字的笔画系统和方块字形态,至楷书最终确立。
但是前人觉得隶书的书写还不够快,于是汉代还出现了草书。草书就是隶书的草写,笔画和笔画连带在一起,写起来随心所欲,从汉代的章草,进一步发展到后来的今草。草书为什么要草?最早还是为了追求书写便捷,但是太快速、太便捷写成一个轮廓,辨认起来很困难,规律性不强,所以过犹不及,就没有作为一种正规字体推行开来。
比草书规范一点,比楷书又快一点的中间状态,是行书。行书“风流婉约”,写得很漂亮,最好的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行书也是适用的手写体。
汉字从古老的形态转化成抽象的符号,使得汉字突破了第二个困境。这个过程时间跨度很长,从战国开始酝酿、试验,经过了秦汉之际,然后经魏晋到隋唐楷书才完全成熟。
第三次:存亡危机
印刷术和科举制度对汉字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字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一个相当稳固的系统。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甚至关系到汉字的存亡。
18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实力大增,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学习西方。随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家民族陷入危亡关头,怎么办?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要改革,要学习西方,提出“师夷制夷”。
1902年吴汝纶到日本考察,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文字,统一国语,向西方学习使用拼音文字。为什么语言文字跟现代化有关呢?他们发现欧洲人用的是拼音文字,日本人学习欧洲,用五十音图,学习拼音文字很快,而汉字太难学,于是想从语言文字上进行改革。
这个过程中真正对汉字改革影响比较大的,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其中最有名的是钱玄同,他说“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说汉字“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汉字本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存亡危机。
当时汉字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社会上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支持拼音文字,废除汉字,像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赵元任、黎锦熙、傅斯年、鲁迅这样的代表人物,都支持钱玄同的观点,要废除汉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例如赵元任等提出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同时,共产党人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在苏联制定了一个拉丁化的字母方案,并且还在海参崴开了一次代表大会。这个新方案于1933年前后传到国内,当时有680多位名流签名表示支持这个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在解放区、国统区都进行了推广,印了很多材料和读物,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
后来,因为抗日战争的原因,文字改革问题被搁置。民族救亡图存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期,古老的汉字被推向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实际反映的是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的生存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国家在建设初期就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1958年的政协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提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这三个措施基本上是继承了近代以来的语文现代化之路。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在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汉语拼音方案》很快也推行了,并且成为联合国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规范。
三千多年来,汉字就这样突破了重重危机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
信息化时代,汉字会消亡吗?
最近还有人在说,汉字还要简,越简越好。也有人说,汉字必须搞拼音化,与西方的文字保持一致,因为汉字太落后、太古老了,写起来不方便。
今天,汉字从危机中走出来了吗?未来汉字会不会消亡?
其实,汉字是我们自己的文字,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废除汉字,把汉字废除了我们就不能走向历史,我们的文明就中断了。汉字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融入我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没有汉字,中国人的灵魂就没有地方摆放,因为汉字使我们变得丰富,使我们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通过简化汉字,我们的教育普及了;通过推广普通话,语言基本统一了;通过拼音,和西方接轨的问题解决了,外国人翻译中国的东西,不能全用英文翻译,例如人名、地名,用汉语拼音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简化字、普通话,我们的教育不会像现在这样普及,如今我们又进一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现代化的基础上。可以说,语言文字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实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进行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语文现代化的过程,语文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规范化、标准化。
三千多年来,汉字化解了三次大的困境和危机,确实是了不起。汉字从古到今成为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就是由于因时而变,在自身的文化要素中寻找新的生存要素。
总结文字的发展,这个“变”就是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应用是它的根本,造字危机的解决是为了发展应用,走出书写困境是为了应用,所以现代化转型也是这样,我想未来也会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21世纪了,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我们现在不需要写字了,汉字还有什么用?但是我相信,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一定会有自己的发展之道,一定会沿着它的历史轨迹向前走,因为文字是文明、是历史、是文化、是审美,中华文明只要能够持续发展,汉字就一定会永远存在。随着我们国力的强大,随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汉字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因为任何语言文字的强大都是与其民族文化的强大、发展相关的。

本文选自《了不起的汉字》(黄德宽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5月版)。
- • 科技报国打造“天网”(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 • 《企业员工管理制度范本:构建和谐职场环境的关键要素》
- • 探索夸克云盘网官网:一站式云存储解决方案的典范
- • 网络广告营销: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 • 特斯拉推出大六座Model Y L,李斌、李想纷纷回应
- • 收盘:美股收跌道指跌390点 关税不确定性令股指承压
- • 新疆:扩边植绿正当时
- • 夏威夷观测到高度超1.5米海啸波,俄罗斯、日本多地降低警报
- • 《天气之子》1080高清电影迅雷下载,电影天堂独家资源!
- • 赵赫离世:揭开其去世原因的神秘面纱
- •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集体下挫 特朗普关税威胁重创市场
- • 秉持开放互鉴与合作交流,《全球中国》出版
- • 全面了解致癌物清单:守护您的健康生活
- • 特朗普称在他与普京会面前 俄乌冲突不会得到解决
- • 直升飞机停机坪:现代航空交通的便捷之窗
- • 广州攻略:深度游走,探寻这座千年商都的独特魅力
- •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深化科学素养,激发探究热情
- • 吃喝板块异动,食品ETF(515710)上探1.33%!机构:食饮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潜力
- • 标准人寿:守护您的未来,共创美好人生
- • 《目露凶光:一部令人心惊肉跳的惊悚电影,迅雷下载带你身临其境》
- • 德华影视网:引领网络影视文化新潮流
- • 《长江七号爱地球》动画版电影:传递环保理念,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 • 上海中考成绩揭晓:学子们开启人生新篇章
- • 王者荣耀妲己台词大全:探寻这位魅惑女王的独白魅力
- • 跳水王宗源:中国跳水界的璀璨明珠
- • 东方财富:引领金融信息时代的先锋力量
- • 山西应急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 国庆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你了解哪几天可以享受吗?
- • 甘肃通报:褐石培心幼儿园餐食铅含量严重超标6人被批捕17人被立案审查调查
- • 基本面 | 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升至6.1%,消费支出增速9%由负转正
- • 普京究竟想揍谁
- • 探索设计的无限魅力:从创意到现实
- • 君实生物再募10亿加码最热创新药
- • 日语歌词:传递情感的艺术之美
- • 当巴菲特宣布退休计划时,伯克希尔的股东们“惊呆了”
- • 长沙银行:选举程青龙为第八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 • 深蓝汽车CEO回应员工买车可离职两个月:没有淘汰员工之意
- • 烟雨长廊:时光的印记与岁月的回响
- • 配偶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获利近两万元!国风新材一董事被出具警示函
- • 六堡茶的泡法:品味历史韵味,尽在这一杯
- • 母子乱伦:揭开家庭伦理的隐痛
- • 上半年猪价呈现弱震荡 但难以全面跌破14.0元/公斤
- • 摩根士丹利、汇丰唱多中国股市,称未来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 • 张国清赶赴贵州毕节黔西市指导游船倾覆事故应急救援救治工作
- • 《免费下载消防培训课件,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 • 贵州“杀妻灭子”案重审二审开庭,“控辩双方分歧很大”,遇害者家属提出民事上诉
- • 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此前专场抵制黄牛票引关注
- •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人生哲理的深刻寓意
- • “分配工作23年,他为何至今未上岗?揭秘职场困境”
- • 青海华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助力青海经济发展,打造绿色产业新标杆
-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新时代青年担当
- • 【中国银河策略】近期资金面利好哪些行业?
- • 下周关注丨6月CPI、PP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 • 库里复出时间:勇士球迷翘首以盼的回归时刻
- • Word中如何删除最后一页空白页:轻松解决文档排版难题
- • 指甲花治疗灰指甲:古老疗法在现代生活中的新应用
- • 2024反垄断执法年度“成绩单”出炉,全年办结垄断协议等案件11件
- • 《在线迷人的保姆:揭秘现代家庭育儿新趋势》
- • 俄媒披露海军副总司令阵亡细节
- • 感受二十大报告的民生温度:九组关键词诠释国家发展脉动
- • 《新浪热议:帅哥被体育生“草”事件,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碰撞》
- • 《电视剧提前看全集网址:揭秘热门剧集抢先看的方法与技巧》
- • 付佳美高清大图:捕捉光影中的艺术魅力
- • 尼日利亚前总统布哈里去世
- • 《七星彩直播现场:见证幸运瞬间,感受彩票魅力》
- • 道德讲堂诵经典材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中基协年内已开出182张“罚单”,信披违规等八大类问题成为重灾区
- • 国泰君安期货:原油大幅高开,直击年内高点!
- • 平面直角坐标系压轴题:探索数学之美
- • 午前异动,港股互联网ETF上探逾1%!溢价资金狂涌,买盘信心充足
- • 大摩:金沙中国次季利润率疲软 惟伦敦人续改善 维持“增持”评级
- • 伊利诺伊州议员在联邦资金存疑之际通过预算案
- • NHTSA结束对45.5万辆日产汽车发动机故障调查
- • 《kk在线观看:畅享影视盛宴的便捷之道》
- •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园长发言稿:感恩成长,展望未来
- • “越跌越买”还是“落袋为安”?科技、医药主题绩优基超吸金 | 基金放大镜
- • 多重人格:揭秘其形成之谜
- • 《畅享有声小说,免费MP3下载带你领略文字魅力》
- • 张韶涵微博:揭秘歌手张韶涵的社交生活与音乐梦想
- • 水滴筹:汇聚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 • 《黑白女子摔跤视频:一场视觉与力量的盛宴》
- • 笔记本如何关闭触摸板:实用技巧让你告别误操作
- •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解析中国高等教育的最新动态
- • 早盘:美股继续上扬 标普指数逼近纪录高位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ip.kuaizu.me/post/11951.html